如何选择压敏胶?首先得好好全面认识压敏胶!

日期:2021-10-09
浏览:
1923 评论:0
核心提示:压敏胶,其实就是我们生活里所用的胶带、胶布、标签纸上黏糊糊的物质。压敏胶为什么能黏结物体?可以点击之前的文章压敏胶应用性
压敏胶,其实就是我们生活里所用的胶带、胶布、标签纸上黏糊糊的物质。那么市面上常见的压敏胶有哪些类型?从化学结构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这是开发最早、至今产量仍然很大的一类橡胶型压敏胶粘剂。它们是以天然橡胶弹性体为主体,配合以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颜填料和交联(硫化)剂等添加剂的复杂混合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顺-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既有很高的内聚强度和弹性,又能与许多增粘树脂很好混溶,得到高度的粘性和对被粘材料良好的湿润性,所以天然橡胶是比较理想的一类压敏胶粘剂主体材料。然而,由于天然橡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不饱和键,因而容易发生老化。但通过交联和使用防老剂等措施后,可使它的耐候性和耐热性得到改善。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乳液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橡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量,因此人工合成橡胶应运而生,包含丁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以及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压敏胶的制备方式与天然橡胶压敏胶相似,把主体物质天然橡胶更换成合成橡胶即可。
热塑性弹性体(TPE)也被称为热塑性橡胶(TPR),是Thermoplastic rubber的缩写。结构特点是由化学键组成不同的树脂段和橡胶段,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橡胶。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物(SBS)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物(SIS)为代表的热塑性弹性体是制造热熔压敏胶粘剂的主要原料。既可在高温下形成低黏度的熔融物用于配制热熔压敏胶(HMPSA),又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配制溶液型压敏胶,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敏胶,主体是由各种丙烯酸酯单体共聚而得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外观无色透明并具有耐光性、耐老化性佳和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一般不必使用增粘树脂、软化剂和防老剂等添加剂就能得到很好的压敏粘接性能,故配方简单。由于丙烯酸酯单体种类繁多,因此选用不同单体利用共聚和交联方式可以制得满足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压敏胶粘剂。近20年来,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发展非常迅速,并已经取代了天然橡胶压敏胶的霸主地位。因此,这里根据压敏胶的形态分类,着重介绍常见的四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型、溶剂型、热熔型和辐射固化型等。
顾名思义就是丙烯酸酯主体和其它成分均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根据溶剂型压敏胶聚合的主要特征,在溶液聚合中,由于丙烯酸酯单体在不同溶剂中的链转移常数有所不同,所以溶剂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聚合物黏度、聚合反应速度、链终止速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此类压敏胶使用了较多的溶剂成分,在涂布中溶剂的挥发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害健康。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微粒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具有使用安全、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但胶水性能无法与溶剂型相比,存在耐高温高湿性能差、耐水性差、干燥慢等缺点。与传统的溶剂、乳液型压敏胶相比,热熔型压敏胶生产中不使用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水),完全100%固含,因此无污染、无毒害,有利于环保和生产安全。但在生产胶带、胶布、标签纸时,热熔型压敏胶需要先高温加热,得到低粘度的熔融液体后,才能正常涂覆在载体上,因此其存在着使用温度(160~180 ℃)较高、受热易老化、耐高温性差、能耗大等缺点。主要包括UV和EB固化型压敏胶,使用时以液体形态涂布在基材上,然后经UV和EB照射后,不饱和有机单体或预聚物进行聚合、交联反应等形成更大分子量的聚合物,提供更高的内聚能。与溶剂型压敏胶比,光固化胶没有任何可挥发性溶剂,VOC几乎为零;与乳液型压敏胶比,光固化胶涂布后无需干燥处理、有良好的耐水性能;与热熔型压敏胶相比,光固化胶可以发生化学交联,产生三维网络,从而提高耐热性能。
除了以上常见的三大类型压敏胶外,还有有机硅类、聚氨酯类压敏胶。
有机硅压敏胶是由硅橡胶与硅树脂相配合而成,硅橡胶作为压敏胶的基本组分,硅树脂作为增粘剂。压敏胶的性能随二者比例的变化而改变,不仅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耐水、耐油、耐溶剂、耐高温、耐低温、耐热降解、耐氧化降解等性能,而且能与多种难粘的材料如未经表面处理的聚烯烃(BOPP、PET、PE等)氟塑料、聚酰亚胺以及聚碳酸酯等胶接。主要用途是制造各种高档的压敏胶粘制品。最后想说,胶带、胶布、标签纸看似平凡无奇,实际上“卧虎藏龙”,一个看不起眼的压敏胶,其实也隐藏着高深莫测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点,该如何选择压敏胶,需要我们先好好认识压敏胶。